html模版






標題

海底纜線最大功能是什麼?


問題


請問海底纜線大部分有哪些用途??希望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越多種類越好唷~謝謝~


最佳解答


海底纜線 海底纜線用以取代高頻的無線電傳輸,這種技術早在 1850 年已開始,1852 年北美第一條纜線連美國紐澤西洲的 New Brunswick 與 Prince Edward 島嶼。在 1956 年第一個聲音傳輸纜線安裝前,無線電 (radio) 一直是橫跨海洋傳送電話訊息的唯一方式。 海底電纜與陸上電纜不同,它僅有一條纜線,並有堅實的外層保護,用以抵抗海水的巨大壓力。在海底下,纜線的維護十分不易,運作目標是陸上纜線 100 倍的穩定度,且 20 年間不能超過 4 次故障才行。 纜線的表面鍍有一層鎳合金化合物以增加導電性,在絕緣外層上另有一層黃銅導體用以絕緣與防水。纜線的最外層是塑膠製的保護層 (jacket),海底電纜重量很可觀,每公里約 1.6 公噸重。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D07443560/o/101111020752713869541020.jpg 1975 年法國電纜船安裝一條長達 3400 浬的海底電纜,稱為 TAT-6,它為 AT&T、ITT、RCA 及歐洲國家電視通信部共同擁有。到 1975 年,全球共有約 140 個獨立的海底纜線系統。 今天的海底纜線已使用光纖媒體,有兩個系統用於橫越太平洋與大西洋,可攜帶四萬個聲音頻道。其中一個從紐澤西州的 Tuckerton 接到英國的 Widemouth 以及法國的 Penmarch,總長約 3607 海浬。另一個系統自洛杉機 (L.A.) 北部經夏威夷、關島到日本與菲律賓,全長約 8000 海浬。 http://www.scu.edu.tw/~distedu/chap2/section2-12.htm 海底電纜,又稱海底通訊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用以設立國家之間的電信傳輸。 首批海底通訊電纜提供電報通訊,後來開始引入電話通訊,以及網際網路通訊。現代的電纜還使用了光纖技術,並且設立更先進的電話通訊、網際網路與私人數據通訊。 截至2005年時,除南極洲之外,海底電纜已經覆蓋了世界上其他所有洲。 跨大西洋的電報電纜1858年賽勒斯由西場(Cyrus West Field),他們說服英國工業家基金第一次嘗試在打下一個跨大西洋的電報電纜。從一開始,並在運作中,只有1個月。這項技術一直存在不少問題。科學家們試圖在1865年和1866年不斷嘗試更新的技術,大東電報局則用更為先進的技術,並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纜。1870年在印度又完成這項技術。 海底電纜,以印度,新加坡,遠東和澳洲1863年電纜從孟買連結到阿拉伯半島。 海底電纜橫跨太平洋1902年至1903年,海底電纜從美國大陸連接夏威夷,1902年連接關島,1903年連接菲律賓。1902年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斐濟也完成連線。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1888年完成:福建至台灣福州川石島與台灣(淡水)之間,長177海浬。(已停用)「海南聯網工程」 目前中國最長的海底電纜是連接廣東湛江徐聞和海南海口林詩島的500kV交流海底電纜,2009年6月投運,由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負責建設、運行、維護。海纜全長30公里,終端站分別是徐聞終端站和林詩島終端站。 台灣 臺南至澎湖:清代臺灣臺南安平通往澎湖,長53海浬。國際電纜登陸點:宜蘭頭城:電纜從宜蘭縣頭城鎮連結,美、日、東北亞、東南亞、澳、紐、菲律賓等地。屏東楓港:電纜從屏東縣枋山鄉楓港連結中國大陸、琉球、日本、韓國、關島,以迄美國西海岸的加州和奧勒岡州。 頻寬問題早期在長距離海底電報電纜展出鉅大的電力問題。 技術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了光纖電纜的發展。第一次跨大西洋電話電纜使用光學纖維 TAT-8,投產於1988年。 損害電纜往往容易遭到捕魚的拖網漁船,船錨破壞,甚至鯊魚咬斷。電纜有時也被敵軍部隊在戰時破壞。1929年紐芬蘭大地震,發生了一系列的跨大西洋電纜所引發大規模的海底崩塌。 一旦多條海底電纜同時受損(如遭地震破壞),有可能導致區域性網際網路和長途電話服務的中斷,造成難以估算的損失,例如2006年恆春地震正是一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BA%95%E9%9B%BB%E7%BA%9C


其他答案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http://qaz331.pixnet.net/blog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102000010KK07527

049A2A7CEA903EAE
arrow
arrow

    r75fp79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